第二百一十六章 仅是年份还不够强大吗? (第2/2页)
亭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提学副使、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太子詹事等职。崇祯九年去世,谥号“文敏”。 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因擅山水画,所以传世‘字’作品较少,因而,更显珍贵。 华艺这次展出的董其昌的作品是《行书临晋唐名家书帖.手卷》,秦立没练习过书法,打眼看上去只觉的字体很美,然后就没其他感觉了。 但落在刘副馆长这种字画专家的眼里就不一样了,时不时能从他嘴里传出赞美之词,佩服之意溢于言表。 经过眼力+便携式显微镜的双重鉴定下,刘副馆长足足用了将近二十分钟才给出结论——董其昌的真迹无疑! 秦立毫不犹豫,直接用左手在字框上摸了一把,脑海中顿时出现了黑白画面,场景一看就是书房,一个身穿明式家居常服的清瘦老者,手持毛笔,在纸张上挥笔作字…… 只不过,秦立的注意力并没在纸张上的‘字’上,而是在关注此人的相貌。 虽然他不懂字画,但他只要记住作者相貌,日后便能通过识别作者的方式,鉴定出字画的真假,来自哪个朝代、出自哪个名师。 没错,他在这里用金手指并非是在检测真假,而是单纯的为自己的数据库增添数据。 如此这般,但凡刘副馆长给出结论的字画,不论真假,他全都用金手指摸了个遍,不到两个小时,他先后认识了明晚期的书画家董其昌,明晚画家石涛以及民国大师弘一法师。 只不过,当刘副馆长在鉴定一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时,迟迟没给出结论。 他看到了标牌上的备注,来源正是之前屡屡出现赝品瓷器的那个法国古老家族。 或许是出于忌惮的缘故,他皱眉想了好一阵,觉得还是稳一手比较好,于是对秦立说道:“小秦,你帮我瞧瞧这副画。你能看出什么来,跟我说一声。” 眼前的这幅画,描绘的是书院学童闲暇时玩乐的场景。 作者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太仓,后移居吴县,明代绘画大师。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后拜师周臣,成为画家。 他的作品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秦立对仇英没甚了解,但听到刘副馆长的叮嘱,还是很果断的用左手在画框上摸了一把。 看似在查看画作,实则注意力在脑海里。 黑白画面中,一个比董其昌还要瘦,但胡子更长的中年男子,身穿明服,挥笔作画…… 秦立不认识此人,但通过服饰判断出了年代,确实是明代。 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阵后,他回复刘副馆长:“刘副馆长,我对字画不了解,也分辨不出真假来,但通过这副画的纸张老旧程度以及内容色彩的老旧程度,我的直觉给我的感受是,出自明代。其他的,我就看不出来了。” “那就没问题了,确实是仇英的作品。” 刘副馆长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反应过来,“不对!小秦,你刚才说……你能看出这副画出自明代?” 他的表情有点震惊。 不等秦立说话,旁边的金炳昌就笑道:“小秦对瓷器一窍不通的时候,就能看出瓷器年份来,他能看出字画的年份来,这不很正常吗?” 专攻玉器的那名海淘成员听的一怔,好奇问道:“小秦,你能看出玉器的年份吗?” 秦立一脸可惜道:“能是能,但我也仅仅能看出年份,其他的就看不明白了。” 刘副馆长:“……” 专攻玉器的那名成员:“……” 能看出年份还不够强大吗? 不论是字画,还是瓷器,还是玉器,年份都是鉴定真假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只要看透了年份,市面上绝大多数赝品都能排除在外。 这样的直觉天赋,即使称之为妖孽都不为过! “但……” “你这是什么表情?” “有什么好可惜的?” 二人总觉得秦立是在跟他们炫耀,奈何没有证据,心里别提多无语了。孙大人的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