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五 灌浆为期 (第2/2页)
姬胡站了起来,对着工将军们深深一躬:“国人死战之心,姬胡心感之至。然则,治水毕竟不是打仗,我等须得议个法程出来,才得说死战之事。” “大王明断!”众人又是一声吼。 姬胡走到姒禹面前,又是深深一躬,接着挺直身板盯着他说道:“然老令所言亦是实情,依着工程所剩难度,孤且与老令各让一步,以夏种庄稼灌浆之期为完工大限如何?孤虽急切,却也不能要一条废渠。” 姒禹铁青的脸终于松泛了些:“以夏种灌浆期为限,尚有五分成算。然目下最难之事,在于大匠乏人。若要害工段无大匠,最容易出事。” 姬胡一挥手,芮良夫大步过来,一拱手高声道:“禀报水工令,大王为涝水河渠署预为谋划了三件事。其一,王畿内参与过井田治水工程的老工匠,一律召上河渠统归河渠署调遣;其二,丰镐营造工匠无分官营民营,一律赴河渠署听候调遣;其三,歧山大营与丰镐大营之各色工匠急赴涝水,悉数归河渠署调遣。三方工匠,皆可依图施工,粗计五百余人。旬日之内,可陆续到齐。” “好!”工将军们齐声吼了一句。 “老令,够不够?”姬胡低声问了一句。 “够了,够了!”姒禹擦了擦湿润的眼眶,转身一拱手:“如此,老夫或可与上天一争。” 姬胡也是深深一躬:“老令一言,胡没齿难忘。”转身对着臣工人群一挥手:“大决涝水,灌浆成渠,可有异议?” “没有——”所有人都可着牛劲吼出一声。 春尾夏头的四月,烘烘阳光明亮得刺人眼目。 一天碧蓝之下,整个关中在鼓荡荡的黄尘中亢奋起来。一队队牛车连绵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集,一队队挑担扛货的人流连绵不断地从关中西南部赶向涝水塬坡,粮食草料,砖头石块,木材草席,牛肉面饼,吃的用的应有尽有。镐京城外的条条官道,终日黄尘飞扬。 也有镐京城里的私商被惊动,组织队队牛车开到民工营地,搭起帐篷摆开货品,想做起河渠生意。各种农具家什,油盐酱醋,麻丝麻绳,布衣草鞋,皮张汗巾,陶壶陶碗陶罐铁锅,以至于菜根茶梗等一应农家粗货,在一座座营盘外堆得小山也似。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可商旅们想不到的是,连绵营盘座座皆空,连寻常留营的老工匠与女炊兵也踪影全无,即便是幕府大帐,也只能见到汗流浃背的一两个守营司马。商旅们转悠守候几个昼夜,生意硬是不能开张。 有心思灵动的突然明白了,大喊一声:“不用揣摩了,人在渠上!走!” 商人们恍然大悟,立即赶起一队队牛车,纷纷将商铺又搬上了河渠工地。一到那里,他们惊愕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逶迤伸展的塬坡战旗连绵战鼓如雷,人喊马嘶号子声声,铺开了一片亘古绝今的河渠大战场。触目可及,处处一片亮晃晃黑黝黝的光膀子,处处一片铁耒翻飞呼喝不断。无边无际的人海,沿着一道三丈多宽的渠口铺向东方山塬。 五六丈深的渠身渠底,一拨拨光膀子壮汉舞动铁耒,一锹锹泥土像满天纸鹞飞上沟岸,沟底呼呼地喘息如同地底上一道硕大无比的鼓风炉。 渠边仅有的空地上,挤满了女人孩童与老人。女人和面烙饼,老人挑水烧水,孩童穿梭在人群中送水送饭。人人衣衫褴褛,个个黑水汗流,却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呻吟一声叹息…… 此处正是涝水干渠,也是决水前锋的死战之地。 周王姬胡定下灌浆为期之后,荣夷连夜谋划,拿出了大的方略: 其一,一百多里的干渠乃是河渠的轴心硬仗,全数交给受益的二十三营包揽;其二,支渠与过水,分别由关西的义工营包揽;其三,进地毛渠一百余条,由留守吏员统筹留村老弱妇幼就近抢修;其四,镐京国人编成义工营,专一驰援无力完成进地毛渠的村庄;其五,瓠口峡谷的收尾工程,由姒禹之子姒仲率两千民力包揽;其六,姒禹率十名大工师坐镇幕府,专一应对各种急难关节;其七,荣夷自己亲率十名工务司马,昼夜巡视,统筹进度;其八,周王带芮良夫,每日率百骑护卫东西巡视,兼行执法。 部署完毕,荣夷说了最后一句话:“立即裁汰老弱,三日后一体开战!”湛兮若存的西周长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