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调兵遣将 (第2/3页)
打完这一仗再退也不迟。” 关兴摇头: “算啦,话虽这么说没错,但做人做事,又何须太满?” “这一战若是赢了,那我恐怕就不能在短时间内从北军中抽身。” 哪有打赢了仗反而要换将的道理? 就算是不考虑将领本人的意见,难道还不考虑底下将士的意见? “而若是败了,咳,当然,我自然是不觉得大汉会败。我的意思是说,假如啊,假如真败事,那我岂不成领军无能,被迫离开的人?” 关兴少有令名,在关家在蜀地被人嫌弃的时候,仍是一直受到丞相的看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关兴把话说开,仿佛终于放下了心里的石头,他摇了摇头: “以前我还一直不服气,毕竟你是女儿身,又嫁了人家,就算是顶了一个关索的名头,但振兴关家之事,终究还是得让我来才是。” “哪知道现在看看,世人只知关家四郎之名,却未闻关家还有一个关兴。” “这军中啊,我是比不过你了,倒不如及早抽身,立足朝堂。” “以后我们兄妹二人,一文一武,也算是大汉关家的一段佳话。”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镇东将军心里的滋味本来还有些复杂,哪知听到最后,却又忍不住地笑了出来。 “阿兄能看得开,小妹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却不知阿兄这一次不打算前去,又让何人领北军?” 关兴既然早就在考虑这个事情,自然是所决定: “平北将军马仲华(即马岱,借超三国志所载),南北二军初建时,本就有西凉军老卒。” “虽说这些年已经不剩几个了,但南北军能建起来,马家从凉州带过来的那点骑卒,起了不少作用。” “现在马仲华是北军军中司马,让他领军随你前往河东,正是合适。” “唔,平北将军吗?” 镇东将军沉吟了一下,目光闪了一闪,最终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倒也是个好人选。” 之所以说是个好人选,不仅仅是因为马岱军中老人的身份。 还因为马岱的身份。 斄乡侯(即马超)之女马氏,嫁给了安平王(即刘禅之弟刘理)。 而赵老将军的妻室,正是宠爱赵三千的赵马氏。 很明显,马岱是个多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就在这时,只听得外头侍卫喊话: “虎骑军赵将军到!” 两人抬头看去,赵广正脚下生风地进入议事厅。 赵广得知自己这一回能领军出征,本来满脸的兴奋之色,走路都恨不得要飞起来。 但他一看到主位上的关将军,就如同被人揪住了后脖颈: “末将拜见镇东将军!” “坐吧。” “谢将军!” 随后,武卫军主将张翼,无前军主将张就,突陈军主将胡遵,也都先后赶来。 张翼出任中军八军之一的主将,很好理解。 此人不但是蜀地大族出身,而且还是在先帝平定蜀地时就投靠了大汉。 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 最后出任庲降都督,虽然期间执法太过严厉,引起南中夷人的反弹,朝廷不得不把召回朝中。 但其人忠心为国是不用置疑的。 至于张就,则是凉州大族的代表。 张就的父亲张恭在凉州久有盛名,深受凉州士吏拥戴,最后带领凉州士吏投降大汉。 张就性情坚韧刚烈,受朝廷之托,出使西域数年。 不但维护了汉室在西域的威信,同时也让丝绸之路保持了通畅。 他从西域回来后,带回了不少西域天马,给大汉的养马场注入新鲜血液。 在凉州某些豪族怀有二心时,又态度坚决地拥护大汉,不惜在族内进行清洗。 可谓是立场鲜明,经受住了种种考验。 至于胡遵,则算是关中大族的代表。 胡遵乃是出自安定胡氏,萧关一战时,被冯都护逼降。 不过他虽然是降将,但在萧关一战最紧要的关头,他却是出乎意料地决定在魏军反扑时与安定同存亡。 估计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个决定,不但挽救了安定胡氏,而且还让他一下子在大汉站住了脚跟。 胡遵出任突陈军的主将,虽然算是大汉想要尽快地在关中树立起一个榜样。 但也足以证明大汉对他的信任。 看到人到齐,镇东将军缓声道: “军情紧急,我就不说废话了,想必大伙或多或少也听到了上党之事。” “如今上党危急,而能立刻救援上党者,莫过于在座诸位所领的中军。” “故而我在陛下面前请命,亲领中军,以救上党,此番召诸位前来,主要就是为了告知诸位此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