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是的,太阳系中是有一个黑洞 (第1/2页)
其实以这篇论文的水准,无论是投《Nature》还是投《Science》,都是可以的。 徐佑想了想,还是决定优先投《Science》。 一方面是因为,《Science》更看重创新性,风格与他们的课题非常对应。 另一方面,徐佑之前投《Nature》的那篇论文,仍处在复审打回修改的阶段,徐佑也不太好再投一篇新的论文。 而关于作者排序的问题,大家也开始商讨了起来。 “我觉得,最核心的理论是徐佑提出来的,徐佑肯定应该是一作。楼嵩在建模和编程上贡献非常大,应该是二作。林诗也排在我前面吧,我名字放最后就可以。” 罗文坤对于作者的排序的问题看得很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次他的贡献确实是最小的。 林诗闻言也表示同意。 “嗯,我也同意徐佑和楼嵩排在前面。” 楼嵩同样点了点头,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但徐佑却有不同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四个可以作为共同一作。本来这就是我们四个人的项目,没有什么主次之分。要不是林诗拉我进来,我可根本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理论出来。” 对于这三个好朋友,徐佑完全没有独占荣誉的想法。 共同一作去投《Science》,也是完全可以的。 其他三人也没想到,徐佑会如此的慷慨。 但在徐佑的再三要求下,他们也只能接受徐佑的安排。 “好吧,徐佑,那就按你说的,共同一作。不过我知道,共同一作也是有顺序排列的,顺序的话,还是按照刚才我说的那样,你第一,楼嵩第二,林诗第三,我第四。” 这一次,徐佑也再没有了意见。 就这样,徐佑第一次独立完成了论文的投递。 当然,在论文中,除了标明指导老师是黄子维之外,论文中所有数据的来源,以及用到的超算,徐佑都是标注得很清楚的。 《Science》初审的速度很快,徐佑24小时内就告知,这篇论文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 在这之后,徐佑也知道,还需要进行漫长的等待。 但是这一次,等待的时间,却比之前投《Nature》时,要少了不少。 徐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履历相比之前要丰富了很多,给《Science》的编辑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另一方面,这个课题确实非常的新颖,意义也非常的重大。 虽然难度上,未必要难过徐佑之前的那三篇论文。 但这却是一个非常容易吸引大家眼球的研究方向。 毕竟证明了在太阳系中存在黑洞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颠覆大家的认知了。 这也让困扰天文学家多年的Planet-X之谜,被彻底解开了。 《Science》这边似乎给这篇论文开了快速通道一般,几乎只用了常规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复审的工作。 而在编辑的审稿意见中,也是对这篇论文表示着极高的肯定。 只有一些小的细节,以及论文部分的格式,需要进行修改。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篇论文在下期就可以正式登刊了。 《Science》这边如此高效的原因,也是希望徐佑他们的这篇论文,能够早点登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