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讲一个故事 (第2/2页)
沉迷于玩乐的朋友对某个“游戏”非常惦记,可学校采取的是封闭化的管理方式,每周只能回家一天,于是对游戏朝思暮想的朋友每天都想着要怎么才能玩游戏,跳墙、请假的事情都做了个遍,最后被老师重点盯防。 终于有一天,名正言顺的机会来了。 同宿舍家在外地的室友D发高烧了,由于温度过高,校医建议室友D请假去医院打针。 朋友跟D经常一起打球,关系还蛮好的,于是“自告奋勇”地要陪他去医院,顺理成章的批下了假条。 去医院垫付了多出来的药费,挂完吊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朋友就把D带回了自己家,美其名曰“观察期,害怕复发”。 吃过饭后,朋友为D烧水让他泡个热水澡,还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了他睡下后,朋友自己则是—— 嗯,如愿以偿地玩了个通宵。 第二天,D的温度果然又上来了,朋友还让自己的父亲载着D到医院又打了一针。 终于,D的发热平安度过了,两人一起回到了学校上课。 朋友原本以为此次事件后,两人的关系会更加好。 然而扯淡的事情发生了—— D和朋友的关系反而降到了冰点。 D甚至和朋友在学校不对付,曾经打过几次架的某位“校霸”搅在了一起。 摆明就是站在了朋友的对立面。 朋友懵逼了: “虽然我确实是居心不良想回家玩游戏,但我也没有对不起你吧?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朋友看不懂,但多次碰壁,好几次被当众下不来台之后,他失望了。 一直到高中毕业,两人都如陌生人一般,互不理睬。 直到后来朋友上了大学,开始步入社会的某一天夜里才幡然醒悟: 想帮人,没有错。 但帮人的方式,错了。 朋友的正统家教决定了他对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无论是修自行车的、卖早点的、收垃圾的,还是开宝马的、浑身名牌的、住在豪宅里的,在朋友眼里都是平等的。 他没有谁比谁高贵的概念。 可他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 D出生于农村,他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他的三观注定和朋友不一样。 在朋友看来,带生病的友人去看病、邀请朋友回家、请朋友吃饭,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在D的眼中呢? 炫耀。 赤裸裸的炫耀。 炫耀自己的家境,炫耀自己有个有钱的父亲,甚至…… 炫耀自己的伪善。 维希记得齐墨说到这里的时候,表情特别的唏嘘: “想通了之后朋友才知道,当初自己的行为对D的伤害有多深,假如当初陪他去医院打完针之后就回学校,那朋友的高中生活也不会留下那么大的一个遗憾吧。” “大学毕业后,D曾经主动联系过朋友,邀请他去打球,朋友拒绝了。间隙已成,多次被当众羞辱的记忆,足够他记下一辈子。” “双方都有错,扯平之后,就成为了一辈子的陌生人。” 齐墨感慨地望着天空: “从那之后,朋友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想帮别人没错,但帮之前……” “还是先想想对方能不能接受你这种方式的帮助吧……” “当然,前提是——” “你是真心想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回馈。”老鹤的里格巴斯的种田狂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