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打一顿就好了】 (第1/2页)
天津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城墙就被推到了。 东西南北城外的居民越聚越多,房子修得乱七八糟,完全没有整体规划,眨眼看去就像是贫民窟。 因为郊外地价便宜,天津的四所希望小学全部修在郊区。城里的孩子需要走很长距离才能上学,但附近“贫民窟”的儿童却十分方便。 大清早,周赫煊和冯庸便来到学校,他们还带了十多个警察。 将近二十人挤在土屋中,这屋子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比如粉笔、三角尺等教学用具。 学生们陆陆续续到校,虽然开学还不满一个月,但这些孩子的精神面貌却改变很大。好学的坐在教室里朗读,贪玩的聚在操场上嬉戏,整个校园显得非常有活力。 冯庸倚门而立,看着外面玩耍的小孩子,由衷微笑道:“这也算得上乱世当中一片净土了。” “有你的功劳。”周赫煊拍马屁道。 “哈哈哈,这话我爱听。”冯庸得意大笑。 周赫煊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招手喊道:“张小五,过来!” 那报童背着书包跑到跟前,鞠躬道:“先生你好!” “不错,很有礼貌,”周赫煊笑道,“这些天都学了什么啊?” 张小五道:“我学了很多字,有中、人、土、山、川、火、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厉害啊,半个多月就已经学这么多了。”周赫煊夸奖道。 张小五高兴地说:“都是文老师教得好。” “去玩吧。”周赫煊拍拍他的脑袋说。 等张小五跑开,冯庸才笑道:“这小子挺机灵,说不定以后能有大出息。” “所以才要办学搞教育啊。”周赫煊也笑道。 民国初期的教育,分为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众教育三种。 通俗教育说白了就是开启民智,包括演说、办报、宣讲所、图书馆等等,都属于通俗教育范畴。力争让民众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接受新事物等等。 平民教育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争取让更多的学龄儿童和低文化人群获得知识。 民众教育产生于北伐时期,学者认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是失学儿童、青年、成人的基础教育,也是已有文化基础人群的继续教育和进修——相当于扫盲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其实从清末开始,全国便开始出现类似希望小学的简易学堂,由当地士绅名流捐款筹办。授课内容有修身、识字和珠算,也即德育、语文和数学,想法跟周赫煊差不多,同样免收学费并发放书本。zWWx.org 此外还有露天学堂、贫民半日学校等等,都是为贫寒子弟扫盲而设。 清政府和民国历届政府虽然不给力,但民间人士的办学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中华民族能几千年屹立不倒,和崇尚教育是分不开的。看看后世印度的教育情况,就知道国家之间的差距多大。 天津有个民间教育家叫林墨青,他在晚清时期就办了6所免费小学(男校),后来又联合官府、士绅兴办起11所女子小学。但这类学校往往办不长久,捐款跟不上就只能停课,造成许多孩子二次失学。 顺便一提,这位林墨青老先生已经64岁了,虽然身体健康状况不好,但还是被张学良邀请来担任“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天津分会”的名誉会长。 今天第一堂课是数学,老师叫张彦,毕业于省立天津师范中学。张彦虽说已经当老师,其实年龄还不到20岁,也是贫寒出身,因为师范学校免学费才能继续接受教育。 “我们上一堂课,把100以内的数字学完了,今天来教同学们加法。加减法可是很有用的,平时买东西会用到。学会了加减法,以后做工也能算清工钱。今天要学的就是1 1=2……” 就在数学老师上课时,教室外渐渐来了一些闲人,他们趴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