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_第1388章.再来一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388章.再来一次. (第3/4页)

整整一千斤黄金不翼而飞了!高达一万六千两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俊臣又是一愣,道:“怎么可能少了这般多黄金?是不是你算错了?再去仔细核算一下!”

    ….然而,不等李传文转身再去核算,刘家河就已是大声阻止道:“赵阁臣,不必核算了!小民突然想起来了,自己把一部分黄金提前送回了家中,忘了归还于您!想必其他缙绅们也是类似情况……还请您宽限一天时间,小民一定为您补齐那笔金子!”

    “对!对!我也把一部分黄金提前送回了家中,忘记了归还于阁臣,但您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力为您补齐!”

    “正是如此!李先生不可能算错,是我们记错了!但我等一定会想办法补上!”

    表态之际,缙绅们一个个皆是信誓旦旦、毫无迟疑,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则是在不断的滴血抽痛。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毫无疑问是已经把所有黄金尽数归还于赵俊臣了。

    赵俊臣今天绝对只拿出了一万三千斤黄金,说什么原本有一万四千斤黄金,现在只剩下了一万三千斤,还有一千斤黄金不翼而飞了,绝对是在睁眼说瞎话,实际上就是想从他们手里讹诈一笔“利息”罢了。

    但他们知道真相又能如何?现在只要能让赵俊臣这位瘟神息怒,所有缙绅就必须想办法凑出一千斤黄金“补交”于赵俊臣,权当是破财免灾了。

    一千斤黄金,就是一万六千两黄金,也就是可以兑换十六万两白银……

    如果只是十六万两白银的话,对于兴州缙绅们而言还不算是特别多,大家分摊一下至少不会伤筋动骨。

    但实际上,一千斤黄金与十六万两白银完全是两回事。

    白银很常见,但黄金则是稀缺之物,缙绅们的家族经过世代积累之后,皆是囤储了不少白银,但他们所囤储的黄金数量却并不算多。

    所以,想要凑出来整整一千斤黄金,兴州缙绅们的家族黄金储备必然是要缩水大半。

    想到这里,兴州缙绅们强颜欢笑之余,一个个皆是肉痛不已。

    “虽然赔掉了自己家族世代所积蓄的大半黄金,但至少是守住了更多数量的白银……”

    肉痛之余,有几位缙绅这样自我安慰道。

    但这样的想法,属实是看低了赵俊臣,完全不了解赵俊臣的行事风格。

    赵俊臣确实不打算拿走兴州缙绅们的银子,但也不会任由缙绅们的银子就这样一直囤于地窖之中不断发霉。

    银子要花掉才有意义,守财奴对于大明江山毫无意义,若是缙绅们不愿意花掉银子,那赵俊臣就帮他们花掉银子。

    就在缙绅们纷纷向赵俊臣承诺自己会补齐黄金之际,不久前离开兴州府衙的牛辅德匆匆返回了府衙大堂,也是面色严肃,向赵俊臣大声禀报道:“赵阁臣,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赵俊臣又是一愣,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牛辅德苦着脸解释道:“城内百姓又闹起来了!”

    赵俊臣面现不满:“百姓们又闹什么?不是已经让他们买到了低价米粮?难道他们还不知足?”

    ….“不是同一批百姓在闹事!手中尚有一点余银的那些百姓买到了低价米粮之后,固然是民心稳定、不会再闹了,而现在是那些更加穷困、身无分文的百姓们在闹事!”牛辅德连连摇头苦笑:“阁臣,前几天之所以是民心思定、局势平稳,不仅是因为您向百姓们发放了购粮凭证,也是因为您开设粥棚,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每天皆可以领两碗粥喝,不至于饿死街头,但眼看着粥棚就要撤去,那些穷困潦倒的百姓认为自己失了活路,所以就纷纷闹了起来!”

    赵俊臣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这般情况,又愣了良久之后,也摇头叹息道:“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手中尚有一点余银的百姓买到了廉价米粮之后固然高兴,但对于那些就连低价米粮也购买不起的最底层百姓而言,眼见有便宜却无法占到,心中怨气自然是更深了,也难怪他们会闹事!”

    实际上,此时正在率领穷困百姓们闹事抗议的首领,就是赵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