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紫禁城里的六福晋4 (第2/2页)
时柳靳辅请了宗族,直接把四子柳承允给分出家门。 分家文书一签,柳绵站在柳靳辅的夫人身边,看着面露欢喜的一家人。心底暗自感叹。 不是她看不起这一家子,而是看不起光有脑子却没有文化底蕴和基本常识的人。 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现在对着几百亩地契,一座大宅子,几个小铺子笑的有多真心,以后就有多痛苦。 这里可是士农工商的古代,离了柳家,就相当于离开了京城的权贵圈子。 以前客气点,说一句这是二品大员之子柳家四爷。以后就是柳府的柳老爷了。 虽说父子之情抹杀不掉,但是柳靳辅分家就是要表明这个儿子的一举一动已经同他并无太多关系了。 要不然怎么只单单把他们一家分出去。 古代父母健在,只有对待有大错的孩子,才会做出单独分家的举动。 其他几个兄弟也都看着面露喜色的四爷,在心底摇了摇头。 老四这是读书读傻了,还是被妇人左右了思绪,非要养一个妓子血脉的女儿。 同和四爷是庶子的五爷,想要提醒他几句,可一想到自家夫人的抱怨,还有娇娇软软的自家闺女,瞬间就觉这个家得分了好。 分了就等于告诉京城里的人,做出这等荒唐事儿,可不是柳家。柳家是坚决反对这种混淆血脉的做法的。 柳绵看着迫不及待离开的一家人,算啦,都是炮灰路人甲,放过一马是一马,谁也别嘲笑谁了。 柳承允一家四口当天就迫不及待的搬了出去,贴身的奴仆一个也没要。 第二日天还是月朗星稀的时候,柳绵在睡梦中被人叫醒,迷迷糊糊的穿好了衣服,几根小黄毛也简单的梳成了两个简单的小包包。 柳家是汉军镶黄旗,柳靳辅顺治时为内阁中书,康熙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授安徽巡抚,参与平定三藩。 康熙十六年调任河道总督。今年是康熙二十四年,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兢兢业业了八年之久。 这次回京述职,刚好赶上了六阿哥重症冲喜这样的事情,本来和柳家没有太大的干系。 可是就是这么巧,这生辰八字几乎就是指明了,奔着庶子家的大女儿来的一样。 一开始他以为有什么阴谋诡计,若不是他留了个心眼,后果难测啊。 此刻,柳绵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大殿里,看着眼前宝相庄严的佛像,脑海里却是在过着关于中正殿的记录, 中正殿主要供无量寿佛,诵《无量寿经》是这里的主要佛事活动。 每逢皇太后、皇上万寿圣节,都要有36人在此诵念《无量寿经》10日,以此为皇上、太后祝福延寿。 柳绵正在脑海里咀嚼这些记录呢,也不觉得时间过得慢。 大约片刻之后,一个10多岁的小沙弥出现,就领着柳绵就出了大殿的门。 门口低调的停着一辆青棚马车,柳绵在嬷嬷的帮助下,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等柳绵坐定以后,旁边的柳太太脸上全是问题,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人觉得有些可爱。 但是这具身体实在太弱了,柳绵昏昏沉沉的就依着柳太太的胳膊睡着了。贫穷的三七呀!的快穿:女配只想种田摸鱼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