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一百六十四章 粮食接济(元旦快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一百六十四章 粮食接济(元旦快乐) (第2/3页)

   “军民要集思广益,想出更多的办法,以度过难关。”郭大靖自己想不出了,便要发挥集体智慧,总会有所帮助,不管大小。

    赵青山已经是铸造工坊的管事儿之一,似乎有些建议,但嘴唇翕张了一下,觉得还不够成熟,便没有说出来。

    还是等做出了实物,再向大靖提议。自己是他提拔看重的,做事还是要稳当。没把握的话,免得别人笑话。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郭大靖独自想了一会儿,也没有太多的头绪,便起身前往各工坊。

    管事儿的汇报,只是郭大靖了解情况的一个途径。他还要亲眼看到工作进度,亲耳听到工匠们的说法或建议,才能放心。

    各个工坊巡视了一圈,已经过了两三个时辰,郭大靖在军营里简单吃了饭,便又召见了渔民和木工坊的工匠。

    把拖网的形状画出来,郭大前让渔民依根据船形的大小进行编织,并让工匠们在船上安装绞盘。

    小船带不动太大的拖网,绞盘也不用安装。只有中型和大型船只,才需要用绞盘来收网。

    而拖网捕捞的技术,还分为单船、双船,底层和中层。

    具体的操作,比如调节曳纲长度或拖速使网具保持在预定的水层,捕捞什么样的鱼群或贝类,就要由渔民和水手自己摸索着来掌握了。

    郭大靖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就是见识多、思路广。但在具体而微上,却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

    他能设计出抛石机的图纸,但不会木工活儿,只能由木匠来制作;他能拿出烧制玻璃的配方,可也要由窑工来操作。

    拖网捕捞也是一样,他只能拿出拖网的形状设计,以及大概的使用方法。再由经验丰富的渔民自己去调整不同海域、不同海产,以及不同风速时捕捞的深度。

    后世的中型机动拖网渔船有探鱼仪器,一网下去能打到两吨至二十吨的海产。

    郭大靖不奢望能达到这个产量,能有十分之,哪怕是二十分之一,已经能令他很满意。

    说明了使用方法,又解答了渔民们的问题,这摊活儿就算是交代完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

    旅顺堡。

    李维鸾心情沉重地走在修筑好的变形棱堡上,断粮危机正在摧毁将士们的心理,也在摧毁他的雄心壮志。

    如果再断粮饷两三个月,别说明年的收复金州了,士兵都要饿垮,拿不起刀枪,甚至是饿死也不为奇。

    这费尽心力修筑的堡垒工事啊,李维鸾拍着城墙,发出无奈地叹气。

    谷海洋岛的捕鱼船队倒是送来过两千斤腌鱼,但对于几千将士来说,杯水车薪。

    要知道,旅顺堡有三千人马,按照正常的每人一斛粮发放,每个月光粮食就应该是一千五百石。

    派部队打猎,派船只捕捞,李维鸾等人已经想方设法,可每个月至少也需要七八百石的粮食。

    再节省缩减,部队就只能喝粥了。这是谁也不想的结果,别说战斗力了,就是勉强饿不死而已。

    “大人。”尚可义走上城头,躬身禀报道:“十数支打猎小队回来了,今天共有四百多斤的野物收获。”

    四百多斤就是四石,虽然肉比粮食提供的热量多,可又能抵几石粮食呢?要知道,一天的消耗就将近三十石粮。

    再加上捕鱼,应该能多个三百来斤?

    李维鸾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再多派人手,再向北几十里,进行捕猎。”

    尚可义躬身领命,脸上却不见轻松,也听出了李维鸾的无奈和悲观。

    要靠渔猎养活几千人,根本就不可能,也只是聊胜于无。就象游牧民族,也不是靠羊肉和牛奶活着一样。

    “明年啊——”李维鸾重重地叹了口气,充满了遗憾和不甘,望着城下纵横的壕沟。

    原本对明年的金州作战充满了信心,各项准备也基本完成。但只因为朝廷断了粮饷,一切都化为泡影。

    尚可义嘴唇翕张了两下,无声地垂下头去。

    构筑堡垒、挖掘壕沟、打造武器、训练士卒……所有辛苦努力的付出,都因为一个“吃”的问题而要白白浪费了,任谁也要不甘,心生怨忿。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