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63节 (第3/3页)
“是,打仗劳民伤财,这边也确实严寒酷冷。咱们大清地大物博,瞧着好像不缺这么一星半点。但事涉国威,你们两个可千万不能怂,—定—定要谈出咱们的威势来。我跟武威表哥都已经把他们打服了,接下来就交给你们,千万把他们谈怕了,割怂了。再不敢轻易起兵,犯我大清国土……” 横竖千言万语—句话:以前明确让出来的,都是咱们的,务必要回来。 出尔反尔? 不不不,分明是对方给脸不要脸,得寸进尺。将咱们的宽和大方视为软弱可欺,既如此又何必对敌寇大方? 以前未曾明确的,现在也都明确下来。 不确定归属的,就全都是大清的! 什么外兴安岭、外蒙古、贝加尔湖等等,大清的,都是大清的!!! 十四拍桌,满脸激动。 看得十三眉眼含笑:“你这么个谈法,就不怕对方恼羞成怒,直接扔了笔又把刀枪拿起来吗?” 呵呵。 十四冷笑:“我跟虎威表哥这两路军马都能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更何况虎团又过来了呢?要战,就陪他们战。到时候可不是他们求,爷就愿意和了。非水陆并进,直接打到他们老巢去不可,咱们也给大清再多添几个省!” 他这个态度嚣张,话也根本没瞒着。很轻易就传到了敌方阵营,让对方紧张万分,赶紧以最快速度将消息传到他们大帝手上。 然后一切就变得轻松而又顺利起来。 还真就按着十四所说,一样一样全都白纸黑字写进条约,签上了两国使者的大名。 从此后,有清一朝北边边境再未出过任何问题。 困扰了康熙一辈子,到此也没有解决的北边边境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消息传回京城,雍正还亲自往太庙上了香,还特意去孝陵告祭了下自家皇考。 面对如此超出预期的巨大胜利,满朝文武也都纷纷调转了口风,对虎圆这个中极殿大学士大夸特夸起来。 为何? 这话要让当事人虎圆说起来,就只有运气二字。 原本他跟允祥虽然觉得十四那些个条件多少有些妙想天开,但是谈判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就是要反复拉扯,试探出对方的底线来,然后给自己争取个最积极有利的条件。 因为身份上的差距,自然是由虎圆这个副手先展开第一波试探。静候对方拍桌,痛斥各种不可能,然后再调停。再微微让步,或者僵持地各种斡旋。 可哪里想着,他才开了个头,对方就说这太苛刻了。 他也不能当时就说,嗯,是的,我也觉得太苛刻了吧?只义正词严,各种痛陈对方当年罪过,表明己方如今有利事态与坚决态度呗! 流程,真的只是流程而已。不想对方还真就全盘接受了,连挣扎都没挣扎一下。 亲眼见过对方船坚利炮的沙俄代表们:…… 他们倒是想呢,可实力不允许啊。 那披了铁甲,还装了什么蒸汽机的战船不但坚不可摧,还配了那么多又轻巧、射程又远、威力又大的火炮。他们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与之对抗了。 总之,协议顺利达成。 十四当初所坚持的,通通都变成了现实。作为大功臣,他自然也受到了皇帝亲自迎到城外十里亭,亲自敬酒、邀他们一道乘龙辇的待遇。 是的,他们。 这把功臣比较多,比如主帅的抚远大将军冠勇郡王、参赞军事的敦亲王,主持谈判的怡亲王、中极殿大学士,还有对敌军形成了有效威胁的靖远公。 加上他跟他家皇帝亲哥,一共哥七个。 真·手足同心,一起创造了龙辇的最大载重量。 看得淑宁失笑,又骄傲无比。这七个人里,三个是她儿子,两个嫡亲外甥,一个夫家外甥,另一个也视她为姨母。 几乎整个大清最最有权力的几个人,都与她关系匪浅。 对她颇为尊重呢。 对比下当年预知梦中,先期谨小慎微,终于混到风风光光。结果亲外甥登基即位,念着前仇秋后算账,使她一把年纪还被没入到包衣奴籍那凄凉晚景。 如今的她简直事事得意,活脱脱一个人生赢家有没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