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通电话 (第2/2页)
这鞭炮声,这喊声……关平安揉了揉耳朵,跟在拿着春联和字画的天佑身后下了爬犁,与齐景年一左一右进了李家院子。 要问李老头老俩口对他们众多亲家里谁谁最满意?毫无疑问的,肯定是老儿子岳家的三舅子一家子。 因而老俩口一见他们仨过来,第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李老太开箱倒柜的拿出儿子闺女孝敬的稀罕糕点,然后就上厨房。 而李老头看着炕上一溜儿白白净净的孩子,他就连烟都不抽,乐呵呵地听着亲家家里的仨孩子问了好后,他就打开春联和字画夸上。 夸啥? 活到他这一大把岁数,真想夸人的话已经无须依靠什么识字不识字。他就论这字,这画上的“气派”,先夸孩子们,再狠夸一通关有寿呗。 夸完了,这位人老成精的老爷子也不耽误孙子孙女与亲家家的仨孩子交流。让孩子们好好玩儿,他自己则拿着烟斗去和前后院的老伙计们晒暖。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往往有些亲戚到不了二代、三代就不了了之。他也老了,多的,也强求不了。 如今能做的就是让下一代多处处。相处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自然就深了。尤其是老儿子这三舅子家的孩子。 他倒不是觉得那啥“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不算亲。”这一套有道理。再亲的姑舅亲还能亲得过自个亲兄弟? 啥亲,两家平常要是都不咋走动的话,啥关系都会越来越疏远,慢慢的,大家也就变得亲近不起来。 他看中的是这关家三小子对他老妹儿的这份心意,很少有当哥哥的对出了门的妹子还能有这般照顾。 细致到连外甥没吃上杀猪菜都不会忘,还细致到连回礼都不忘让老妹儿带上一瓦罐肉菜孝敬他和老婆子。 这么一门亲,有如此好的兄嫂,他们的儿女肯定也差不了。看来今晚他还得跟小孙子提个醒,不管你三舅家将来是福是贫,都得认真对待。 真不用你提醒的。 要关平安说她这位小表哥李成豪可真不容小看。此时此刻,她就看着李成豪递给了齐景年一张纸。 纸上还写着赵家多少斤软枣子、钱家多少斤柿子、孙家多少斤黄瓜、李家多少斤鱼干、周家肉干、王家多少斤…… 可你为何偏偏先递给小北?瞅瞅,人家居然还不忘朝她笑了笑,又侧头与她小兄长悄声交代道。 “都是可信的人家,也说好了以物换物,比上集市摆摊来的安全又不扎眼。你们仨回去核计一下数量,回头咱们再议。” “我姑父知道?” “肯定要先跟我爸吱一声的,不然出了岔子,我没法跟三舅交代。昨儿个原本想跟你们仨说,一时人多给忘了。” 能忘了才怪! 言外之意不就是当时多了她祖母和关老四一家子在场,你信不过他们,特此衬托出咱们两家关系多深厚? 关平安再听听咋呼呼的还在对屋翻找小人书的李成杰,再瞅瞅身边圆乎乎的一直往她手上塞零食的小表妹。 还好~ 妖孽不多。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