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 (第1/2页)
谭元裳觉得有些荒谬,他的船可不小。 楚航点了点头。 “当然知道,我还知道载满货的船只吃水四尺六,浅水区域亦能借水之浮力! 而且我们不是拖到兆州,整个河域并非处处是浅水。 向前拖行百丈,能出这一处浅流,然后有十几里深水,再拖行二十丈,又有三里深水,再拖行五十丈,船只能行六十余里……” 楚航指向正在休息并用自带干粮补充体力的汉子们,又指向远方河道,此刻依然有人在赶来。 他以低沉,但斩钉截铁的声音缓缓道。 “谭公,你要相信,此番灾劫,人,定,胜,天!” 谭元裳望向河道上坐着的汉子,一个个讨论着一会怎么用力,兴奋地说着这么多药材到来,可以救多少人命,就是没人说丧气话! 谭元裳心中的念头也有些动摇了。 楚航原本打算带几百人来,但消息一传开,就有一千多名曾经一起抗洪治水的登州汉子一起连夜赶来。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谭元裳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 一条条绳索连接了登州汉子们和后方的大船,绳索不够长就连接,绳牵绳,人连着人,有的人没有套环可以上肩,就和拔河一样抓着绳子。 有过共同使力经验的他们齐声喊着号子,势要把大船拖动。 “一二三,牵绳走!” 有人喊着号子,所有人一起重复。 “一二三,牵绳走,嘿哟——” “一二三,救家乡!” “一二三,救家乡,嘿哟——” 绳索发出一阵阵被拉紧的声响,每一个“纤夫”都面红耳赤,就连楚航也在队伍之中一起用力,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牵绳。 一步,两步,三步…… 众人脚下的泥土都被踩得翻起,庞大的船只竟然真的开始缓缓移动…… 大通河上,只要有水浅难以通行的地方,一千多名登州汉子就会化身纤夫。 但沿途帮忙的并不只是百姓自己,一些土地会悄悄现身,他们大的事情做不了,但能让纤夫们脚下更稳,土质更实! 一些水中精怪也有感而现,同样做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可以让部分地方的水位水流呈现一些变化,不至于让人们彻底拖不动船。 船只上的船工虽然要扬帆控船,但也深受震撼! 十几艘大船一次次进入浅水区,一次次得以再进入深水区,简直是靠着血肉之躯抗过去的! 第295章 铭记历史 如果说曾经的岭东道,或许还有各州顾各州的情况,那么如今灾后的岭东道,不只是登州、兆州、耘州三州,其余各州也都相当团结。 兆州瘟疫的事情,不仅仅是让很多百姓恐慌,更是让人牵挂。 一句“救家乡”就能体现出这群登州汉子的心情,救兆州就是救自己,就是救岭东,就是救家乡。 而且灾后朝廷和民间虽然也有一些龌龊,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正如楚航在当初深夜的文章中所写。 大灾之中信心为上! 官府鼓动也好,民间自感也罢,既有人间拼搏,也有神话奇事,种种都代表着岭东的抗争。 如今岭东万民皆有信心度过难关,也是楚航能说出那句“人定胜天”的底气。 “纤夫”们带的干粮吃光了,但是沿途县内不断会有官府乃至百姓自发来接应,或者带吃食,或者带茶水,更有甚者直接加入队伍帮着纤船,让一些体力不支者得以休息。 船队还没有行至兆州,兆州内就有更多民众闻讯赶来,兆州天宇县的县令和县尉更是亲自赶来。 以至于楚航不得不出面劝一些人回去,毕竟人太多了,河道两岸也施展不开,一些离家远的登州汉子也有不少被劝回去,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兆州人接替他们的位置。 四天五夜,从登州之外就开始搁浅的十七艘满载货物的大商船,被一个个岭东父老的肩膀扛到了兆州境内。 这几天真就是日夜兼程,不断有人替换,不断有人跟随,船只几乎一刻不停。 船上的船工都累得够呛,但他们自知没有任何资格喊累。 并且随着队伍壮大,从一开始一艘艘拖,到后面两艘、三艘的一起拖,前后错落,先后有序! 天明前,十七艘大船上挂着灯笼,沿岸也有一条灯火长龙跟随,下方的号子声依然此起彼伏。 “嘿哟~嘿哟~嘿哟……” “加把劲,嗬,马上出这一片浅滩了——” 楚航在队伍的最前方,用沙哑的嗓音大喊着,这会他已经没有纤绳了,肩膀早已勒出了血痕。 “听楚大人的,快到了,加把劲——” “嘿哟~嘿哟~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