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第1/3页)
“哈哈哈——”禹肇笑得甚是放肆,指着人说不出话来。 王长子被人如此取笑也不着恼,只抬手将牌子接到手中,望着曹媪呵呵直笑,心里想被人砸两下有甚么关系,今后他也是有婆姨的人了,谁曾想他还有今天。 郎君可真是好人,同样是下奴,同样给主家干活,郎君还给他娶婆姨。 负责主持的乘光一见,可算成了一对,默默地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连忙让人将两人请下去,再宣人上台。 有了一对成功的开头,后面上台的人总算正常了点,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能勉强多说两句,然而那些女娘们似乎很挑剔,一直不曾将手中的牌子送出,直到闳翁上台。 闳翁还是老样子,瘦瘦巴巴的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一露面,至少有十几个牌子扔到他身上,砸得那老头儿抱着脑袋哎哟直叫唤。 最让樊伉惊讶的是,这些赠牌子的人当中居然还有不少年轻的小娘,其中一个樊伉目测最多不会超过十八,也就是允许参加相亲会的最低年龄。 樊伉张大了嘴:“看不出来闳翁在庄子里居然这么受欢迎。” 乘光在旁边乐呵呵地解释:“因为大家都知道闳翁最受郎君重视,每月郎君赏与他的东西最多,跟着闳翁就有肉吃。这些女娘眼睛可利索着呢!” 不说闳翁,单说他那个豆芽菜一样的儿子,如今也掌着郎君的纸坊,父子俩都是郎君跟前的红人,那些侍女婆子们嘴上不说,心里个个都跟明镜似的。 所以这些侍女婆子们不爱年少俊俏的少年郎,反而更喜欢身家丰厚的老头子么? 接下来的情形果然应证了樊伉的猜测,那些相貌相俊但是手中不宽裕的青年壮男成功配对的很少,反倒是像闳翁那般上了年纪其貌不扬但人生经验丰富有一技之长的中老年配对成功的反而更多。 谁家有粮吃得起饭穿得起衣裳就嫁给谁,什么年龄相貌兴趣爱好统统不是问题。 这就是这个年代朴实的婚姻观。 相亲会一共进行了三天,除了头一天樊伉亲自坐镇,当了一天的场内嘉宾之外,剩下的两天便由乘光去主持。 禹肇还是头一回见识到这么稀罕的事,天天都跑去看热闹,然后回来再说樊伉细听,整日咋咋呼呼的。 第四日时盐井那边的人推着几车盐回来了。 樊伉匀了几车盐出来,又将腌好的肉干装了两车,让禹肇带回去。 等到禹肇一走,天气便骤然转冷。 冬天来临了。 第97章 周代以前,婚礼并不热闹。人们认为婚礼乃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也不祝贺。 受这个习俗影响,直至如今,囿于周礼,很多地方也禁止人们在婚礼时相贺,舞阳县亦是如此。 碍于风俗,即使庄子里多了好十几对新人,樊伉也不好大肆庆贺,借着贺岁首的名义,在庄子里摆了两天的酒席,热闹了一场。 没过两天,舞阳城迎来了第一场大雪,气温骤冷,大雪封门,庄子里便开始正式窝冬。 盐井虽然停工了,玻璃作坊那边却依然还在开工,并且还有加班加点赶工的趋势。 现在作坊每日大约能生产大小规模的平板玻璃二十多块,相比起一千石粮一块的高价,这样的产量依然显得有些供不应求,樊伉手里的订单早已经排到今年夏天了。 哪怕今年田地里的收成不好,光是玻璃这一项收益就足够支撑他们这几百号人生存下去。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樊伉,打算趁着这个时候好好研究一下玻璃制品在系统里的销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