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第3/3页)
樊伉后来好几次进宫都未曾见到他,还以为这人被遣出宫,又或是更悲惨一点,在皇宫这个权利倾轧得最厉害的地方死了烂了发霉了。 原来他还活着啊! 生命力挺强的! 樊伉:“……” 今天可有意思,这两口子像是约好了似的同时召见他! 樊伉朝圆脸将行看了过去,将行连忙行礼道:“隶臣告退。” 籍孺瞧都未曾瞧将行一眼,神情倨傲:“兴平侯快点吧,难不成还要让陛下等你?” 樊伉朝萧何张良施了一礼,跟随籍儒朝大夏殿而去。 对于这个阉人的态度樊伉其实心里有点不爽。 并非他对于阉人有什么偏见,相反他挺同情这些人的。 将心比心,若不是情非得已,他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心甘情愿成为一个阉人,总归是有这样那样的苦衷,但若是这个阉人还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小看别人就令人有些不愉快了。 方才萧何张良二人虽脸有不悦,却并未呵斥,想必这个籍孺在宫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可能特别受重用吧! 樊伉想到上次他犯了那样堪称原则性上的错误,依吕雉的性格居然都没有将他杖毙,就很有些耐人寻味了。 樊伉除了脾气性格好,还是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 现下他已经得罪了朝中以刘敬为首的部分文臣,从刘邦宣布退朝时的表情还有此刻籍孺的态度他猜测自己极有可能同时也得罪了皇帝刘邦,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一个阉人小小的无礼他也忍了。 一个连男人都称不上的阉人,又何必与他计较呢? 然而宣德殿到大夏殿的距离还有点远,樊伉觉得这段时间也不能白白浪费者,总得给自己多打探点消息吧。 比如说刘邦召见他是为哪样,心情如何,是想罚他还是想奖励他之类的。 当然,他觉得刘邦会奖励他的这个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然而吕雉樊哙吕泽都健在,刘邦杀他的可能性也不大,更大的可能应该是想责罚他吧! 奈何籍孺摆出一副冷艳高贵脸,无论樊伉说什么皆不回应,比将行更加难应付。 “兴平侯用不着如此着急,见着了陛下不就都知道了?” 刚好大夏殿到了,籍孺先进去通报,得到允可之后方才宣樊伉进殿。 殿内刘邦曲起一条腿而坐,面色黑如锅底,可见心情极度不爽。 和亲之议提出多时,刘邦思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连长女都舍弃出去喂狼,哦不,嫁匈奴以解汉室之危。今日在殿上本来是刘邦宣布和亲的决定,说是商议不过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却被樊伉这么一闹,和亲之议只能作罢。 不作罢怎么行? 提出和议的刘敬都被樊伉辩得哑口无言,恨不得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以证清白,就连刘邦自己都心生动摇,认为和亲不可取了。 自己深思熟虑数日,自觉乃是万无一失之策,然而今天有人告诉他,和亲简直就是大错特错,不管是提出和亲之人还是同意和亲都是祸国殃民的罪人,让刘邦有种脸皮被人剥下来踩个稀巴烂的感觉。 非常痛也非常耻辱! 他的心情会好才怪。 樊伉早有预感会得罪刘邦,所以内心十分平静。 “拜见陛下。” 刘邦本想多晾他一会,让他反省自己为人臣子的态度问题,然而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住了怒气,尽量语气平静地朝樊伉道:“免礼。” 樊伉便规矩地直起身,立在一旁。 刘邦冷笑一声,忍不住讽刺道:“怎么?这个时候倒是挺懂规矩了?方才在殿上不是挺威风的吗?就连素来巧言善辩的建信侯都被你驳斥得哑口无言!朕竟是小看了你!” 樊伉道:“臣只是实话实说,陛下召朝臣商议匈奴之事,建信侯主张和亲,臣认为不妥,若是不言则事陛下不忠,因此不敢隐瞒。” 刘邦道:“皇后常言你年幼聪慧,聪慧没看出来,喙长三尺倒是真的。” 樊伉低头道,“臣向来嘴拙,陛下谬赞了。” 刘邦被他气笑了:“若你还叫嘴拙,我看这天下再无巧舌之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