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第1/3页)
在情况不明的赵王谋反一事上,樊伉很想做个明哲保身的局外人,奈何他阿母吕媭十分不给力,从长乐宫回来的时候,不仅带了条小尾巴过来,这条小尾巴还带来了吕雉的旨意。 将行见到鲁元的时候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只是表情十分凝重。 “皇后宣召鲁元公主和兴平侯进宫。” 樊伉瞪着他阿母,心里想着如果这个时候他假装羊癫疯发作不知道能混过关的机率有多大。 但将行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一躬身,道了句:“兴平侯,请吧!” 错失装疯的最佳良机,樊伉无法只得万分不情不愿慢吞吞地和鲁元一起跟着将行出门,坐上前来接他们进宫的牛车。 这是刘邦中风之后樊伉第一次来长乐宫。 不过短短数日长乐宫变化很大,最明显的便是宫卫多了许多,守卫更森严。 樊伉心知这是吕雉为了防止刘邦中风的消息外传,特地加强了宫中戒备。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吕雉反应非常专业且迅速,知道第一时间隐瞒刘邦身体的真实状况。不然若是大汉皇帝中风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消息传出去,就算那些诸侯王没有异心,匈奴恐怕也会忍不住蠢蠢欲动。 如今的汉室王朝就像一株将将破土而出的嫩苗,离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时日尚远,任何一点风吹雨打或是病虫灾害都有可能使之夭折死亡。 樊伉尽量做到目不斜视,跟着将行穿过重重宫阙,来到椒房殿。 “皇后,赵王后和兴平侯到了。”将行躬身站在殿外传报,在得到吕雉的许可之后,方才朝前一伸手:“鲁元公主兴平侯,请!” 鲁元神情激动地进了椒房殿。 樊伉摸了摸鼻子,朝将行笑了笑,也只得抬脚跟上。 椒房殿的大门在他们身后关上,将行和訾雅亲自守在殿外,绝不容许今日殿中所言有任何只言片语传出去。 椒房殿中楠木案几上放置着一只凤留下衔环铜香炉。香炉里熏着香,几缕薄烟袅袅升起。 皇后吕雉独自端坐于案几后,她的手上拿着一份密报,神情冷峻。 第132章 见到吕雉,鲁元紧绷的心才终于放松了下来,快步跑过去,在吕雉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 “母亲,赵王绝无反心,他是冤枉的啊!母亲!”鲁元伏在地上苦苦哀求,“求您让我见父皇一面,求您了!” 吕雉冷冷地看着她,道:“说罢,这密报上所言赵王谋反之事究竟为何?你细细道来,不可遗漏丝毫。” 当了半天木桩的樊伉动了动手指头,连忙道:“姨母,我好久未曾见过表兄了,我去寻他——” 吕雉看着他语气倒是颇为温和:“伉儿也坐下跟着听一听罢。” 樊伉一张讨喜的圆脸顿时皱成了苦瓜样:“姨母,我觉得这样不太合适,我还是那个——” 他指了指门外,道:“要不我出去外面守着也行。” 因为他真的不想听这种会惹上杀身之祸的秘闻啊! “坐下吧。”吕雉凤眼一扫,樊伉推拒的话便自动消音,乖乖地在角落里坐下,眼观鼻鼻观心如入定的老僧一般,打定主意如非必要,绝不发出丁点声响,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母亲——”鲁元有些欲言又止。 吕雉眼一抬,道:“伉儿也不是外人,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鲁元看了樊伉一眼,似乎有些吃惊这个年少的表弟如何得她母亲的信任,但此刻她的所有心思全放在如何营救赵王身上,并未多想。 吕雉既然放心樊伉,她便也没有顾及颜面,一五一十将她所知道的毫无隐瞒地全说了。 “汉七年冬,父皇率大军迎击韩王信匈奴大军归返长安时,途经赵国,女儿与赵王小心翼翼,唯恐侍奉不周。然则父皇却依然对赵王肆意责备,谩骂不已,甚至当着赵国群臣的面,倚倨席上,对赵王百般羞辱。纵然如此,赵王依然执礼谦卑,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谓倚倨席上,就是两足舒展而左右分开如簸箕状,又叫箕倨。汉朝人多穿开裆裤,所以箕倨实在是一种极其侮辱人的坐姿。 汉帝在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