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_第1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44节 (第3/3页)

了什么大风浪。所以在这一点上姨母大可放心。”樊伉道,“再者齐楚豪强大族之所以强盛,以伉看来和朝堂并无多大的关系,不过是倚仗着当地的渔盐贸易之便方能获利颇丰。若是强行将他们迁徙至关中,失去了齐楚的天然物产优势,让他们从事不熟悉的耕作方式,非但不能让关中繁荣起来,反而会令这些原本富裕的豪强大族陷入贫困的境地,增加更多的贫困人口,令关中益加贫困。”

    殿中诸人唯萧何最通这些民利之事,听樊伉如此一说,不由细细思索起来。

    樊伉接着道:“这些齐楚豪强虽与六国旧族并无多大联系,然而他们在齐楚之地经营多年,彼此之间互通姻亲,关系紧密,结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社会基础。若是将这些人迁往关中,齐楚之地的经济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也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徙民之策于我看来,完全只有双输的结果。我想不出来,平白多增加一群贫困又充满怨气的人对于抵御匈奴和防范诸侯王叛乱能起到什么作用。”

    樊伉忍不住淡嘲道:“当然也可能是伉年幼见识浅薄,没有看出建信侯此举的深意罢!”

    “那依兴平侯所言,该当如何?”萧何问道。

    还能如何?

    樊伉眨眨眼,道:“除了休养生息,还能如何?”

    就他看来,处于赤贫状态的大汉,除了轻徭薄赋,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吸引那些豪强流民主动来关中定居,别无他法。

    用强硬的手段强迫别人迁过来,实为舍本逐末劳民伤财之举,乃下下之策,不可为。

    萧何依旧不耻下问:“敢问兴平侯,如何一个具体的休养生息之法?”

    樊伉反问他:“萧丞相以为栎阳的樊氏作坊园如何?”

    萧何微愣:“甚好。”

    在他看来作坊园虽然规模不算大,然而发展得井井有条,大家都有活干有饭吃,甚至毫不客气地说,樊氏作坊园里生活的那些人,比外头大多数的人都要生活得更安稳。

    樊伉笑着道:“难以想象以前那里不过是安置雪灾灾民的临时棚户吧?虽然作坊园里很多都是流民贱民,然而也有一部分附近农人闲时过来讨活计,而这些农人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其他郡县的灾民,因为作坊园发展得好的缘故,雪灾结束后并没有返乡,反而留了下来。”

    当初亲自前往棚户区安置灾民的刘盈最有发言权,闻言他点了点头,道:“伉儿说得没错!原本作坊园乃是一片荒地,现在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周围就已经聚集了将近一万人,而且还是他们心甘情愿留下来的。”

    这么一想,刘盈觉得当初那个作坊园建在栎阳太可惜了,若是建在长安,现在长安城岂不是能多一万人口?

    别看一万人放在大汉朝是少了点,但若是细思,就很可怕了。

    能让一万人心甘情愿地在栎阳城安定下来,光是这一点就比什么样的徙民政策都更稳妥。

    刘盈能想到的吕雉自然也能想到,她皱眉思索了一番,然后松开眉头,忽然问道:“你那个书院如今可还顺利?”

    樊伉愣了一下,没有想到吕雉会突然关心起书院的事,老实回答道:“书院尚在摸索阶段,如今已有五十名学子,其中幸得滕公和萧丞相的支持,送了萧同公子夏侯公子来书院学习,禄表兄也在。”

    吕雉便道:“听起来似乎不错,哪天我和太子也去看看。”

    樊伉:“……”

    萧何会意,捋须点头,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关心一下萧同在书院的学习。

    放假归来,正在府中装病打算以此逃学的萧同突然打了个寒颤。

    他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心想真奇怪,明明太阳这么大,他怎么还会觉得冷呢?

    第145章

    从长乐宫回来,樊伉刚进门,就见吕媭的侍女阿偌急匆匆地过来,道:“郎君,主母有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