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第1/2页)
读 物, 她都感兴趣, 是个名副其实的 “书迷”。 这种习惯也影响到了冬娃。 他跟着娘一起看书,对少儿读物特别感兴趣。虽然认得字不多, 可掰着字典连 蒙带猜的也能看下来,实在不明白的就问娘。 只是,这初中生可了不得。 翠翠能顺利考过吗? 要知道在镇子上,高小毕业生就可以当业余教员了。夜校里,那几位按照“快 速识字法”给学员们扫盲的,就是高小毕业生。 对此,凤芝压力颇大。 看看翠翠从来没去听过课,就敢报考初中? 而她跟着学了那么久,就连高小还没毕业呢。 二人分别进了考场。 对徐甜甜来说,这种考试只是小菜一碟。 三场考试下来,交卷最早的就是她。她倒是想低调一点,可教室里实在是太冷 了,考生又少,还是早点交卷回家暖和一下才好。 考试结束后,她一阵感慨。 由政府出面组织的“扫盲”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全民动员——“发动识字的人,去教不识字的人”,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学校教 员,无论是高小以上的学生还是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成了业余教员,使扫 盲队伍不断壮大。 而从农闲时节的“识字班”到乡镇以上的“夜校”,都是免费的。 这项义务教育制度从解放初期开始,一直延续了下去。 也因为这项制度的落实,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脱盲”率很高。只要想读书, 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去夜校免费听课,没有任何条件限制。而教员们白天在学校 里上课,晚上去夜校代课,更是任劳任怨。 对五六十年代教育普及的落实,唯有赞叹。 解放前,读书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农村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可解放 后,不过短短几年,农村青年中的“脱盲率”却高达70%。 尤其是对广大的农村妇女来说,第一次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扫盲”之后,不 仅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而且还实现了自身的解放。 这就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政府却搞了那么多年的义务教育。 反倒是八.九十年代,在所谓的“教育改革”之后,义务教育却变成了收费教 育。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失学儿童,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可惜,按照现有的教学条件,镇上的夜校只能办到初中。 徐甜甜心说,如果能办到高中就好了。 这样,她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 在五六十年代,高中生可了不得,称得上是“文化人”了。 这个目标,估计到了省城才能实现吧? * 一个星期之后,徐甜甜和凤芝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 一家人惊讶之余,不得不佩服。 翠翠可真聪明啊。 凤芝也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拿个初中证书。 夜校里的评卷老师,对这个徐翠翠印象颇深。 在颁发了证书之后,就上门动员她去夜校当业余教员。 徐甜甜哪敢出这个风头? 她连连摆手。 心说,这么崇高的事业还是让给其他人来做吧? 这时,启康和冬娃都放假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