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第2/2页)
软件模型是随着林舒的进程和对于软件的观察与了解而逐步建立的,完全就跟电脑上安装好的编程工具一模一样——从外形到用途。 林舒试验之后,发现他完全可以在大脑之中进行编程,而且速度比在真的电脑上进行建模要来得快速许多。只要他念头闪过,脑中的文字就开始飞快地自我排列起来,而且他们的组合方式并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出现的,而是以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甚至是一个模组一个模组的进度飞快构建而成。 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由于脑袋之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所以林舒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成功地了解整个系统的原理和构成,他甚至怀疑,他对于整个系统的了解和记忆已经比原来的设计师更加清楚明白,因为设计师不可能做到让软件系统直接在自己大脑之中运行。 但是真实的系统里面还有一些林舒无法了解的模组。据他分析,这部分应该是工具书和明面上的程序功能里都没有包含的部分,系统建议他对程序直接进行反解析来进行深入了解。 这就有点属于黑客范围的行为了。不过林舒并不古板——他知道早期国内的很多技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无论是精密机械方面的还是电子软件方面。他唯一担心的是软件里面携带的反破解反解析程序伤害到软件甚至于电脑系统。要知道,他目前可是只有这么一台电脑,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凭自己的力量买不起第二台。 幸好他的运气不错,整个破解过程很顺利。随着最后的解析完成,整个软件在他的脑子里终于被完整地重现。 而随着重现完成,系统突然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原本空荡荡的程序列表之中,虚拟工程(V.E)这个项目赫然成为了唯一的可选择运行程序,林舒的系统之中有了第一个软件。 林舒之前对于独立制作游戏,最担心的是工作量和代码量问题,却不防就在这样的状况下把问题解决了。 大脑中的编程速度简直逆天,让林舒想起“思想的速度”这个词。几乎只要他一想起要使用哪个模组或者那段代码,系统就会飞快地替他排列完成。而这事还不像是写文章——写文章本身就需要思考和斟酌语句用词的,而编程的时候大部分语法都是固定的,有着大量重复的结构,这表示它的思考速度可以更快,只有在需要输入具体程序设定和数据文字的时候才会缓慢下来。 但是这已经很了不得了,它让林舒有了一个在短时间内独立制作完成一个中小型游戏系统的基础条件。 虽然代码最后还是要被输入电脑之中,这方面的工作量林舒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已经好多了——能使用这未来系统编程,至少能够让林舒把上课时间利用起来。本来小学的课程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难度和吸引力了。 于是接下来,林舒就过上了白天在学校写代码,晚上回家里输代码的生活。 他目前还没有考虑好具体使用哪个模式的引擎,也没有决定好游戏本身的分类和卖点,但是不妨碍他先把未来每个引擎和游戏都必然会有的几个经典设定给码出来。比如说随机路线和心情树模组——这都是通过简化之后在目前的系统配置上可以实现,却又对于之后的自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