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第2/3页)
不好混啊! 墙角还剩下一袋豆子,藏在一堆两半钱后面,估计是天气不好,库房光线不足,罗珠又有点近视没有看到,所以才免于毒手。 樊伉叹了口气,默默地接受了自己从一个富二代秒变穷光蛋的事实。 连口粮都只管到明年秋收,可不是穷光蛋么? 吕媭以为他担心自己以后没得饭吃,还笑着安慰他说:“伉儿放心,家里吃的口粮还是够的,哪怕阿母自己吃糠咽菜也不会让你饿肚子。” 樊伉顿时满头黑线。 和吕媭说话怎么就这么难呢? “阿母,把那袋菽豆给我吧。”樊伉估计自己最近可能在长身高,晚上睡觉经常会抽筋,他想弄点豆制品给自己补补钙。 而且就他观察吕媭和樊哙最好也开始慢慢补点钙,要不然年岁再大一点,两人肯定骨质疏松各种毛病都来了。 “豆子留着赏下人吧,又不好吃,咱们自己吃麦子。”自从家里开始吃面食以后,吕媭对稷黍类的主食就完全失去了兴趣,至于豆子就更不用说了。 那玩意吃了胀腹,还容易放屁,不到万不得已,吕媭是不愿意吃的。 “我有用,明天给阿母做点新鲜东西尝尝。”樊伉兴冲冲地道。 最近他天天吃肉都吃得有点便秘了。 便秘倒也没啥,就是每次去茅房,看到那个刮屁股的瓦片,就有一种恨不得一辈子都不吃不喝不拉屎的冲动。 这悲摧的人生啊,何时是个头唷! 阿琅听到郎君又要做新鲜的吃食,眼睛一亮,将地上他都不爱吃的豆子飞快地扛在肩上,那动作快得好似生怕别人抢似的。 叫阿琅把豆子背到厨下,拿温水泡着。 如果要做豆腐,豆子至少得泡一晚,今天肯定是吃不成的。 樊伉叫人把家里那个小一点的石磨清洗干净,搬到廊下,准备明天让人磨豆子。 说起来豆腐这玩意跟刘邦还有点关系。 大约几十年后,刘邦会有个叫刘安的孙子承袭淮南王。 此人生平有两大理想,一是做皇帝,二是成神仙。 这位淮南王为了成仙,迷信方术炼丹,结果丹没练出来,倒是阴差阳错地发明了豆腐,为中华美食界贡献了一份光和热,造福了广大吃货们。 只不过现在别说刘安,连刘安他爹都还没有出生。 樊伉暗搓搓地想着,不好意思啊,淮南王,我又要把你的功劳抢了。 第19章 仙家手段 第二天,樊伉吃过早食,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准备教人做豆腐。 府中下人知道郎君今天又要做好吃的,个个精神抖擞的,就等着樊伉准备开工,就连无名提早练完功,跟着跑到厨房也不知道是看热闹还是想帮忙。 不过樊伉向来有点挑剔,想要留在他身边帮忙,头一条就要讲究个人卫生,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的他才愿意用,尤其是做吃的,比如之前刘婆那样蓬头垢面,指甲缝里全是黑乎乎的东西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樊家厨房收拾得很干净,厨房里做事的下仆们也很爱干净。 不爱干净不行,会被郎君撵。 樊伉挑了几个平时用得熟练的帮忙。 大豆用温水泡了一晚上,早已经发胀,一颗颗浸饱了水份的豆子显得格外饱满透亮。 刘婆她们大约是从来没有这样吃过豆子,所以显得格外积极好奇。 得知郎君要磨豆子,刘婆和一个身材壮硕的妇人上前自告奋勇地接过这项苦差事。 两人一个推磨,一个点豆子,配合无比默契。 泡发了的豆子顺着磨孔下去,被辗成白色的原浆,顺着磨沿流进盆里。 等到一盆豆子全部磨成原浆,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虽然豆子添水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